云南包谷酒的基本介紹
包谷垴鄉(xiāng)包谷酒是巧家酒品中有名的老字號,到包谷垴鄉(xiāng)的客人,一下車到路邊食店均可飲上幾口,就是鄰縣的魯甸、會澤都能品嘗到包谷酒,到縣城,專營包谷酒的店主高高懸掛的三角旗,醒目的“包谷垴鄉(xiāng)包谷酒”格外顯眼,飲酒者大有擠破店門之勢。
產品特點
比起四川高粱酒和廣東米酒,包谷酒可以說名不見經傳,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包谷就是玉米。一旦嘗過包谷酒后就有些放不下的人,可以肯定地說,此乃真正喝酒之人。
包谷酒又叫包谷老燒,意思是說酒的度數高,有些燒喉嚨燒腸胃。事實上,在中國酒文化版圖上,喝包谷酒的主要集中在西南版塊。這些地方的主糧就是包谷,包谷酒成為這塊土地上的主打酒品牌就不足為奇了。我在這里之所以用“喝”而不用“飲”,表明了這塊土地上人們的一種態(tài)度。大碗喝酒,大碗吃肉,說話大大咧咧,做人大大方方,做事亮亮堂堂。當然,更包括喝酒的時候,嗓子扯到紫天云里去了。吹牛的時候,胸脯拍得山響,比真牛還“牛”。
歷史民俗
包谷垴酒源于清朝中期,包谷垴鄉(xiāng)燕麥溝村小酒坊社,初為一外籍私人釀制,自制自飲,原料取自于當地盛產的小黃包谷,取山泉配制而成,其釀制過程較單一。在清朝乾隆年間,魯甸縣開辦的“羅馬銀礦廠”正處鼎盛時期,銀礦遠運昆明,當時的交通條件極其落后,全靠人背馬馱,運輸要途經此地,每天數以百計的運工均到此一歇,運工因勞累而四處尋酒喝,該戶見釀酒有利可獲,便擴大規(guī)模,轉為銷售,其村民見釀酒獲利頗豐,便仿效自制酒坊釀酒,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工藝不斷得到改進,因運工在痛飲之后,均要買一些上路,用酒量特大,凡釀酒者均獲利,該地農戶視釀酒為專業(yè),由于這里酒坊釀制的酒以口味醇香,久飲不醉而名聲四揚,該地也因酒而得名——小酒坊,沿用至今。
制作方法
一、粉碎: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干后,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,篩去渣滓。
二、攪拌:將過篩后的玉米芯粉末鋪于曬席上,加溫水攪拌,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-100公斤,攪勻后用手提料有水分感,但又不結團。
三、蒸料: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。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,待汽流上升五分鐘后,把料投入瓶內蒸。操作時應上氣一層,加料一尼,依序加料至瓶口,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。一般4小時即蒸熟。
四、糖化:待料蒸熟,出瓶后攤晾至料溫降到35℃左右時下曲。每100公斤原料,用曲1.75公斤。攪拌均勻后裝入缸或桶內,料溫以30℃為好,糠化18-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。
五、發(fā)酵:為保證原料發(fā)酵得好,出缸后再配少許的紅糟,以及曲粉2公斤。等料溫降至30℃,再重回釀缸內發(fā)酵。發(fā)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℃,第二天逐漸低,到第7天出缸時,料溫己降到27-28℃,便可提取蒸餾。
蒸餾:蒸餾過程,開頭要旺火猛攻,中間保持火溫,最后又旺火蒸餾15分鐘,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。成品的酒度為40-80度,最高50度,色白、氣香、味酵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云南包谷酒關鍵詞為“云南包谷酒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系我們